消费怀旧不可避免成为了演出市场乃至整个流行音乐市场的首选。 另一方面,也实在没有新歌供歌迷们合唱,怀旧成为一种无可奈何的事情。甚至包括《妈妈咪呀!》在广州的长期连演,都可看做是当下流行音乐和演出市场的缩影,只能变着方法从怀旧中找出……
唱片早已经不再赚钱,音乐人和歌手们需要新的生存模式,当红的偶像歌手们做的是粉丝的生意,资深的实力歌手们,就只能做怀旧的生意。偶像们普遍很忙,比如周董,做音乐早已经不再是首选,更多的精力在拍戏,当老板,而新生代的,李宇春都去拍电影了,演唱会看似一夜来钱,但也需要长期的筹备和排练,当然是拍戏和代言来钱更快。所以庞大的演出空间,更多是向老歌手们敞开,从2011年广州开年开唱的张学友,到2012年即将开年的徐小凤、林子祥、甄妮;从小虎队的春晚时的短暂重组复出,到杨钰莹、毛宁跨年甚嚣尘上的复出,消费怀旧不可避免成为了演出市场乃至整个流行音乐市场的首选。
另一方面,也实在没有新歌供歌迷们合唱,怀旧成为一种无可奈何的事情。甚至包括《妈妈咪呀!》在广州的长期连演,都可看做是当下流行音乐和演出市场的缩影,只能变着方法从怀旧中找出新意来,用怀旧招揽人,用怀旧拉开歌迷的腰包。所以你可以看到,连twins这样的青春偶像,都开始打“十周年”怀旧的招牌,不管当下有多么不堪,至少当年曾经风光过。放眼广州2011年的演唱会始末,在井喷和浮华的背后,除了一个陈奕迅,一个郑秀文,卖得最好的,还是张学友、谭咏麟、费玉清到蔡琴,即便是梁静茹这样的当唱之年的歌后级别,还是要把重头戏放在老歌上,除了一首因为《非诚勿扰》再度流行意外的《可惜不是你》,还是《崇拜》之前的歌曲更能有共鸣。此外,俯瞰华语乐坛,能够进入大众视野的真的难有新鲜。
“滚石30”:怀旧的集大成者
如果说纵贯线是开创了“乐坛啃老”的先河,那在2010年算是彻底发扬光大,而到2011年几乎已经让人感到厌倦。尽管王菲“一个人的纵贯线”是2011年才到广州,“滚石30”演唱会作为“一群人的纵贯线”唱过北京上海深圳最终掠过广州,这种纵贯当作为历史和怀旧的纵贯,对诸多华语流行音乐的原教旨崇拜者充满诱惑,毕竟可以一个晚上检阅30年的音律传承,但过度的开发和渲染终究会让人无法振奋。
“滚石30”在台北小巨蛋的成功,也给了继续把这个品牌办下去的自信,所以从“五一”的北京鸟巢到“十一”的上海,再到年底的深圳,几乎纵贯了整个2011年,侯德健的登台,无印良品的合体,潘越云和齐豫合唱《梦田》,感动归感动,但感动完之后,并未从怀旧中开出新鲜的花朵,滚石唱片力推的一干新人,反倒是成为整场演出最大的尿点。也许正如滚石旧将赵传所言,“滚石30”已经成为彻头彻尾的商业操作,尽管要比其他的拼盘演唱会显得更有诚意,更有主题,但对情怀的滥用,关键主题情怀的缺失又无法弥补,让这场集大成的怀旧秀不免充满遗憾。
“恋曲2011”:给广州留下什么
如果说“滚石30”可作为整个华语流行音乐市场的典型,那具体到广州,2011又有什么深刻的记忆?歌神张学友年初连开5场创下记录,掀开了广州本地演出市场的火焰,并创下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旺的一年。相对于王菲、王力宏、梁静茹、蔡依林这样的全国巡演广州站,莫文蔚宣布婚讯后在这里首唱,twins十周年巡演从这里启航。而不论是郑少秋、蔡枫华这样的老资深,还是张智霖、杨千嬅这样的中生代,抑或是邓紫棋这样的90后新生代,诸多香港歌手都把广州作为北上的第一个跳板。2011年不是先例,但最为集中,香港歌手们一般会把相对成熟的红馆演出模式移植过来,也塑成了广州区别于其他内地城市的最大不同。
而最让人唏嘘的,莫过于许冠英在广州留下最后一次登台的身影,在虚火背后增添一丝悲壮;罗大佑把“滚石30”演唱会悉数缺席,却在广州结结实实开了个唱,并且打破怀旧的惯有招数,用“恋曲2010”的尝试做出努力;而王菲没有把最受人瞩目的复出时刻选择广州,却把广州作为其2011年巡演的首站。此外西城男孩来广州唱完后不久即告解散,更让歌迷更有怅惘。当然,这一年,这里还留下林宥嘉、苏打绿、卢广仲、杨宗纬、张靓颖等一众乐坛新势力的现场汗水,在怀旧的纷乱杂草中露出生机。
“许冠杰我系香港仔演唱会2011”,8月4日的广州体育馆,这本是歌神的一次例行演唱会,虽然在“七夕加65岁生日”的晚上,许冠英一个人站到舞台中央,唱起《掌声响起来》时催人泪下,“多少青春不再,多少情怀已更改”,但谁曾想到这竟是他的绝唱。2011年11月8日,许冠英因心脏病去世,让当晚大哥许冠文的调侃更多了几多凄凉,虽然带头唱生日快乐歌,不忘调侃他“几十岁人穿着14岁的衫”,最后斯人已逝,只留下心中无限感慨。
7月23日的广州体育馆,这场本该最能怀旧的演唱会却定名为“光阴进行式”,57岁的罗大佑虽然直言自己不是唱给年轻人,而是给经历过一些岁月的人唱歌,但演唱会的编排没有落入怀旧的窠臼。“恋曲2100”时的乐坛教父的确是平和释怀,不再有愤怒批判,而是满口的鼓励与感恩。这一晚的教父不再犀利,而是变得圆通;这一晚的教父不再沉溺过去,而是反复如传教士般强调要活在当下;这一晚的教父不再神秘让人生畏,就是个被风尘刻画的凡人。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那首《传奇》,王菲的复出之路会是怎样艰难而有欠说服力,试问还有谁记得那首量身定做的新歌《幽兰操》。而正是因为《传奇》的意外火爆,以及借助微博的嬉笑浮云,王菲复出之路才会在2010年成功向2011年延烧。并且很难想象,如果王菲没有从2005到2010之间华语乐坛最动荡不堪的5年短暂消失,她的影响力还能否如暗涌之后的井喷这样热烈。相比在北京、香港和台北的演出,王菲此番广州行异常低调,只是在淡定中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