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微博 | i| e | 360| w | 我想美容网 | 一起去留学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订阅本站
分享资讯网综合 → 日本 3 11 地震周年祭 活着比死去还更艰难

日本 3 11 地震周年祭 活着比死去还更艰难

www.zgfxnews.net 来源:新民网 发布时间:2012-3-14 7:06:06

日本国位于世界三大地震带之一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地震、火山的频发地区。据报道,日本四级以上有感地震平均每天发生四次。因此,地震对于日本人而言,无异于家常便饭,一般是不会大惊小怪的。 2004―2005在日本东京一所大学担任客座教……

众所周知,日本国位于世界三大地震带之一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地震、火山的频发地区。据报道,日本四级以上有感地震平均每天发生四次。因此,地震对于日本人而言,无异于家常便饭,一般是不会大惊小怪的。

2004―2005在日本东京一所大学担任客座教授的一年里,我就经历过好几次有感地震,有白天正在研究室看书时,有正跟国内朋友在住处聊天时,还有半夜三更半梦半醒时。那一年中,日本最大的地震发生在新舄县。这一次里氏6.0级地震,导致31人死亡,两千余人受伤,还造成了一趟新干线列车出轨。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日本电视nhk报道地震新闻时,使用了“道路寸断”这个成语。凑巧的是,一位家在新舄县的日本学生地震前不久,到东京看望过我。所幸,这学生所在的城市,并无人口伤亡。

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当它们并未造成真正危害时,是我们一逞英勇的绝佳机会。入乡随俗,我也学会了把地震当家常便饭看待的态度。在研究室遇到地震时,我从容踱到门口,跟一位加拿大经济学家探讨了几句地震问题;聊天时遇到地震,我们照常喝着茶,继续聊天;深夜地震,我将那摇晃当作婴幼儿时期的摇篮,睡得格外香甜。

男儿有泪不轻弹,皆因未到伤心时。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容潇洒,往往是因为还没有遇到灭顶之灾。

去年3月11日北京时间下午1点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爆炸,发生核泄漏……一系列的天灾人祸,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一次大灾难。电视上播放的相关画面,海浪排空,抛起一艘艘轮船,掀翻一座房屋,吞噬了道路,吞噬了整座城市;地震引发火灾,原本为了防止地震而建的木结构住宅,浓烟蔽日,火光冲天;核电站的爆炸,泄露核物质,如无形的魔鬼,迅速散布着令人胆寒的死亡气息。总而言之,场面惊魂摄魄,惨不忍睹。

看着这些画面,我心有戚戚焉。多年前,我曾经乘坐新干线去岩手县旅行时路过宫城县,对“石卷”等受灾严重的城市名字并不陌生。2005年年初,严寒天气里,我应一位日本学生的邀请,到她的家乡岩手县作为期两天的旅游。乘新干线列车从东京出发去岩手县首府盛冈市,两个小时的车程,南北纵贯宫城县。路过鲁迅先生学习医学并有饱含感情的散文《藤野先生》提及过的仙台市;坐在飞速前进的新干线列车上,所看到的宫城县境内时晴时雨天气的快速交替;在盛冈市赶上一场大雪,漫天飞舞的雪花之后,到处都是晶莹剔透的厚厚积雪,穿过云层投射下的一束束阳光,积雪折射出蓝莹莹的光彩……所有这一切,都给我留下过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那么美丽的地方,遭受如此惨烈的灾害,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生与死,从来都只是瞬息间的变化。死去的人,他们大多根本来不及感受痛苦,即使来得及感受痛苦,通常也只持续很短的时间。所有的痛苦,都是留给在灾难中侥幸活下来的人的。亲人的猝然离世,财物的瞬间毁坏,会使他们承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苦难。其中精神的痛苦,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比起死亡,活着是更加艰难的事情。

求生是人类的本能。活着的人,一方面要努力趋利避害,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例如保护自然环境,慎重考虑核电站工程建设,尽量减少人祸的雪上加霜,使天灾的损失降到最低,使自身活得更安全,更长久,更快乐。另一方面,当灾难已经发生,死亡、损失已成事实,也不能过分沉湎于痛苦之中,怨天尤人,毕竟,生活还要继续,明天的太阳会照旧升起。

作为只有一水之隔的邻国,我们在以国际主义情怀悼念这一次地震海啸两万余名失踪死难者的时候,也要躬身自问:万一同样的灾难发生在我们这里,我们能做到日本人那样克制,那样有序吗?我们真的是一个刚毅艰卓、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吗?

我很欣赏石卷市一位名叫杉木裕子的29岁女子,在灾难过后,她依然居住在石卷市。只不过,她决定,把家安在稍稍远离大海的地方。与此同时,她选择则了辞去工作,回到家里做家庭妇女。她认为,跟家人在一起,才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相关新闻
热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