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微博 | i| e | 360| w | 我想美容网 | 一起去留学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订阅本站
分享资讯网财经 → 上市公司打响资产保卫战

上市公司打响资产保卫战

www.zgfxnews.net 来源:天津网 发布时间:2012-3-13 8:36:10

上市公司还将目光投向其他投资领域,去年收益持续攀升的各类银行理财产品顺利成为投资新宠。 面对去年股债双熊的局面,多数炒股的上市公司只能接受亏损的无奈结局。从目前披露的年报数据看,44家持有股票资产的公司截至去年底账面浮亏超过11.……

别以1.76亿元、1422万元换取长沙银行和资兴村镇银行7.57和9的股权。

深圳某银行分析师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提到,上市公司之所以钟情未上市银行,除了看中其上市潜力外,还跟银行出色的盈利能力有关。“与其他行业相比,现在银行赚钱容易、分红能力强,即便不上市,每年可观的分红也堪当现金‘奶牛’,”该人士说道。

当然,上市圈钱或许才是它们押宝银行股权的关键所在,事实上,各地城商行上市的预期也在逐步兑现。从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排队等候ipo的公司中,出现了江苏银行、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等14家城商行的名字。

其中,部分排队ipo的银行早已成为上市公司的“囊中之物”。从已公布的年报数据来看,拟上市的江苏银行、徽商银行和上海银行均有部分股权掌握在上市公司手中。

数据显示,江苏银行被中核科技、大东方、中天科技、江山股份和小天鹅a等5家上市公司“瞄上”,初始投资金额分别为456.5万元、6000万元、672.21万元、340万元、110万元。从2011年中报数据来看,江苏银行更是众多上市公司眼中的香饽饽,共有25家上市公司持有该行股权,其中多数是江苏本地企业。

当然,最受上市公司欢迎的银行非上海银行莫属。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中期,共有29家上市企业持有上海银行的股权。汇总截至3月9日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暂有徐家汇、*st二纺两家公司持有,初始投资金额分别为12万元、7.1万元。

另外,中粮生化也与正在排队上市的徽商银行“攀上关系”,出资3490万元持有后者0.45的股权。

而除了上市诱惑以外,未上市银行旱涝保收的分红也是另一大因素。比如2011年,江苏银行慷慨向股东派送逾7亿元现金红包,股东之一的华西股份去年12月底便宣布分得1990万元。按照去年底各家公司持股比例计算,中核科技、中天科技、江山股份、大东方分别获得数十万到逾百万不等的分红。

证券公司也是上市公司眼中的热门投资领域。截至3月8日,共有11家上市公司持有券商股权。除了宝新能源以2.1亿元赢得长城证券1.69的股权以外,其余公司的投资金额均在亿元以下。

此外,近年基金公司亦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股权投资新亮点。去年,宝新能源、升华拜克、美特斯邦威分别以2400万元、6000万元、3300万元发起设立的国金通用基金公司、财通基金和长安基金相继开业,宣布上市公司在基金公司股权领域再下一城。

从截至上周五公布的年报来看,持有基金公司股权的上市公司还包括东北证券和广州药业,前者手握东方基金和银华基金46、21的股权,后者则坐拥金鹰基金20的股权。

遗憾的是,市场环境不好加上渠道竞争激烈,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型公司度日艰难,无法为股东带来回报。除了银华基金去年盈利达2.22亿元外,金鹰基金只是微利,东方基金和财通基金均以亏损收场。

300亿争抢理财产品

此外,上市公司还将目光投向其他投资领域,去年收益持续攀升的各类银行理财产品顺利成为投资新宠。

面对去年股债双熊的局面,多数炒股的上市公司只能接受亏损的无奈结局。从目前披露的年报数据看,44家持有股票资产的公司截至去年底账面浮亏超过11.74亿元。

然而,对股市痴心不改的大有人在,sst中纺便是其中一员。尽管该公司在股市上只是小打小闹,总投资金额仅为1452万元,但其持有的股票数目却仅次于东北证券。截至去年底,其股票账户尚有11只股票,甚至还包括两只b股。

有趣的是,sst中纺可以算得上炒股高手,在去年个股泥沙俱下的险恶环境中,竟然凭借股票投资收益,成功弥补了主营业务的亏损。根据年报,公司光是靠买卖豫园商城、浙报传媒等7只股票便获利3102万元,致使2011年全年盈利564万元,同比下降36.37。

在收缩持股战线的同时,上市公司投资基金的步伐也变得谨慎。从截至3月9日公布的数据看,仅有8家公司持有基金,总投资额不过8.15亿元,截至去年年底浮亏1286.73万元。

从目前披露的年报来看,虽然去年只有绵世股份一家出资2.4亿元购买银行理财类产品,但来自申银万国的数据却显示,2011年共有85家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利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总投资额达304.7亿元,较2010年增加十几倍。

更有甚者,这股理财产品热今年初仍然方兴未艾。3月7日晚间,凤凰传媒宣布拟动用不超过20亿元的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不低于4.5。

稍早前的2月11日,现金流充裕的洋河股份宣布分别斥资2亿元和3亿元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而截至公告日,该公司过去12个月累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尚未到期的金额达到29.6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40.07。

对此,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研究部张骏超判断,上市公司去年出现理财热的原因,除了与银行理财产品日益丰富、收益更为诱人有关以外,还与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减弱,企业毛利率持续下行密不可分。

140亿用于放贷

其实,在银根紧缩、中小企业普遍缺钱的年代,放贷成为一条捷径,某种程度上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也多半依仗放贷资产。去年,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利润突破万亿大关,日均盈利28.5亿元。

而眼看银行依靠放贷轻松赚取高额利润,苦心经营实业却利润微薄的上市公司也争相做起委托贷款。统计显示,2011年全年,两市约有70家上市公司披露发放委托贷款相关公告,累计贷款约140亿元,较2010年增加近三成。

上市公司这股放贷热今年初继续升温。3月7日,华仪电气宣布向江南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提供2亿元为期一年、年利率为10的委托贷款。武汉健民于2月29日交出年报的同时还不忘记放贷,宣布用自有资金通过银行委托贷款方式向控股子公司华烨医药提供900万元贷款,贷款期限3年,年利率为7,利息按月支付。

事实上,这已非武汉健民初次涉足委托贷款业务。最新年报显示,2011年,该公司先后向武汉市浙金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中青旅集团武汉汉口饭店有限公司贷款1亿元、1.5亿元,年利率分别为15和20。而对外委托贷款2011年为公司贡献2668万元收益,占其全年盈利的34。

相比实业,委托贷款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年利率在15以上的项目比比皆是。今年2月20日,新五丰披露,通过银行向湖南长海数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60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19。而香溢融通去年给东方巨龙投资发展(杭州)有限公司5000万元一年期的委托贷款,年利率甚至高达21.6。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邹亚生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称,企业为追逐利润,购买理财产品甚至提供委托贷款,均无可厚非,只是背后潜藏的制度问题值得深思。在扭曲的经济环境下,致力实业的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现金流充裕的企业却远离实业以“炒钱”快速获利,这势必加剧产业空心化。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唯有寄希望于在金融领域实施全方位改革。

相关新闻
热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