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微博 | i| e | 360| w | 我想美容网 | 一起去留学 乐卡网 血拼吧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订阅本站
分享资讯网综合 → 天堂通道 的护灵人

天堂通道 的护灵人

www.zgfxnews.net 来源:威海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2-4-6 14:39:25

市殡仪馆迁址后,建造了用于存放骨灰盒的寄存楼,芳芳也就成为唯一一名专职看护骨灰盒的工作人员,其他人员皆是辅助,轮流值班配合芳芳。 芳芳说,每天上班后,她都要把寄存室打扫干净,然后用抹布将骨灰盒存放柜擦拭一遍,做到干干……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工作不被人理解,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避而远之。

他们在素有“天堂通道”之称的殡仪馆内,日复一日地擦拭骨灰盒存储柜、打扫骨灰盒寄存室、办理相关寄存业务,他们用自己的责任,维系着生者与逝者之间的精神联系。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骨灰守护员。

对来访家属不能微笑

4月3日上午8时,记者来到市殡仪馆存放骨灰盒的寄存楼。此时,已有不少祭奠的市民拿着证件前来领取骨灰盒进行祭拜。

在一名负责人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骨灰盒守护员———芳芳(化名)。没有寒暄,没有握手,简单地一句“请坐”,就开始了此次采访。

在没有见到她之前,记者曾想象过“他”的样子:一身素衣,说话深沉,必定是男子。然而当工作人员介绍她就是采访对象时,记者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骨灰守护员不仅是名女子,而且衣着比较时尚,只是面对记者时,脸上的笑容不是很自然。

“我们这个职业就是这样,最忌讳的就是对逝者家属展示笑容,久而久之就几乎不会笑了。”芳芳说,失去亲人是最大的痛苦,如果工作人员还对来访家属微笑,既是对家属的不尊重,也是对逝者的不尊重。不仅如此,在这种世人都认为的“阴晦之地”,他们也很少与人握手,就连“您好”“再见”“欢迎再来”都是禁忌语。

每天重复着单调的工作

芳芳并不是殡仪馆里资格最老的员工,但她却是殡仪馆迁址以来唯一的一名专职看护骨灰盒的人员。

据介绍,在市殡仪馆没有搬迁前,工作人员不仅要会火化遗体,还要对遗体进行整容,有的时候还要轮班看护骨灰盒。去年8月份,市殡仪馆迁址后,建造了用于存放骨灰盒的寄存楼,芳芳也就成为唯一一名专职看护骨灰盒的工作人员,其他人员皆是辅助,轮流值班配合芳芳。

芳芳说,每天上班后,她都要把寄存室打扫干净,然后用抹布将骨灰盒存放柜擦拭一遍,做到干干净净,有时还要为逝者家属办理相关寄存业务。

“来这儿祭拜的人心情本来就很沉重,如果存放室卫生不干净,会影响他们的心情。”芳芳说,一旦逝者家属将骨灰盒放进存放箱,工作人员不可以将箱子随意打开,所以,在打扫卫生时,她只负责将整个存放柜表面清理干净就可以。

记者提出想要进骨灰存放室看看时,芳芳犹豫了一下同意了。走进存放室,林立的金色底调的存放柜让记者顿时觉得有些眼花,每一处存放柜都有许多个存放箱组成,每个存放箱就是一份骨灰盒的寄放之所。

在另一间小的存放室,进门的位置摆放着多张黑白遗像,地面很干净,寄存柜也是一尘不染。“其实,什么工作都一样,习惯了就好,工作也就变得简单多了。”芳芳说。

据了解,市殡仪馆寄存楼共有5000个骨灰盒存放箱,目前已经存放骨灰盒1000多个。

被误读的特殊职业

“其实,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从事这一行业。”芳芳说,前段时间有名老太太来为逝去的亲属办理寄存业务,看到芳芳时,老太太竟脱口说道:“闺女,你怎么能干这一行。”她的话让芳芳感慨良多,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行业不再那么忌讳了,也逐渐理解这一行业的特殊性,但仍有人对这个行业不理解。

市殡仪馆相关人员也说,前些年,她都根本不敢参加亲朋的喜宴,就连看望病号也打怵,就怕对方心里厌恶,甚至把自己真实的职业身份也不敢告诉家中孩子。

芳芳则表示,好在自己的选择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特别是女儿得知她的职业后,并没有表现出避讳或者厌恶,而有些知根知底的朋友也是一如既往地支持她帮助她。

采访结束后,芳芳又开始忙碌起来,第二天就是清明节了,考虑到很多祭奠着会提前来祭拜,为方便祭奠者领取骨灰盒,芳芳当晚住在殡仪馆的宿舍里,等待次日祭奠者的到来。(记者 王雪云 通讯员 夏来清)

尹传田:让逝者安眠 让生者慰藉

昨天上午9时,记者在金山公墓见到尹传田时,他已整整工作了6个小时。

清明小长假期间,尹传田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有着4年守墓工龄的尹传田说,他丝毫不忌讳自己的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让逝者安眠就是对生者最大的慰藉。

考虑到清明节当天会有几万名市民到金山公墓扫墓,清晨3时,尹传田就起床打开了墓区的路灯,为早起扫墓的市民照明。“我们守墓人的主要工作是预防火灾,负责墓区绿化以及劝导市民不文明的扫墓行为。”尹传田说,清明节期间,他和20多名同事全天值班,需要对东西两个墓区来回巡视。

尹传田是临沂市沂南县人,2008年1月,他从部队转业来到市公墓管理处工作。在得知尹传田找了一份“晦气”的工作后,亲戚朋友都劝他赶紧辞职,重换工作。

“刚来那阵我也不适应,晚上值班的时候,看到墓地里有个黑影都吓一跳。”尹传田笑着说。经过两个月的适应之后,他克服了内心的恐惧,能够非常镇定地在晚上打着手电筒在墓区巡视。当遇到那些痛失亲人的扫墓市民时,他会安慰几句,抚其哀伤。

因为不间断地劝导扫墓的市民注意防火安全,三天下来,尹传田的嗓子有些沙哑。“墓区防火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近几年,我们都会联合公安部门在墓区入口处设立防火门禁,拦截市民带进墓区的纸、香等。”说话间,尹传田劝说一名市民将刚买的纸放在了入口处的角落里。

尹传田说,他深切地感受到,近年来,文明祭祀之风越来越盛行,已经很少见到有人在墓区焚香烧纸了。“大家都选择用鲜花祭奠亲人,这不但减轻了清扫工作的压力,更将文明祭祀的风气传扬得更远。”尹传田说,相信再过不久,公墓入口处的防火门禁就能解除。

金山公墓周围的环境安静、空气清新,多年来,尹传田已经能够怀着一份平常心对待守墓的工作。“和其他工作相比,守墓只不过是工种不同而已。”尹传田非常认真地说,他能够为逝者服务,这是对生者最大的安慰。(记者 张玉婷)

相关新闻
热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