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微博 | i| e | 360| w | 我想美容网 | 一起去留学 乐卡网 血拼吧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订阅本站
分享资讯网综合 → 让乡村图书室继续照亮孩子前程

让乡村图书室继续照亮孩子前程

www.zgfxnews.net 来源:搜狐 发布时间:2012-4-19 8:21:08

陈松年和他的几个老伙伴都会在陈氏祠堂对面的图书室里严阵以待,村里的中学、小学马上就要放学了,等一会儿将是图书室最忙碌的时候。 从4点35分开始,图书室慢慢热闹起来,背着书包的孩子们走进图书室,在书架间这里翻翻,那里看看,选好自己想……

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台屿村,每周二、四、六下午4点多,不管刮风下雨,陈松年和他的几个老伙伴都会在陈氏祠堂对面的图书室里严阵以待,村里的中学、小学马上就要放学了,等一会儿将是图书室最忙碌的时候。

从4点35分开始,图书室慢慢热闹起来,背着书包的孩子们走进图书室,在书架间这里翻翻,那里看看,选好自己想看的书,然后去排队、借书、登记。每次开放,来图书室的学生都有百人左右。借到新书的小学生们个个心满意足,走出门外不忘和几位老爷爷道声再见。

陈松年是这家图书室的发起人。2006年,从一家电力安装公司电工岗位退下来的陈松年在家闲着无聊,就到处找人借书看,有人告诉他,宗祠前几年收到几百本的捐书,到现在都锁在橱柜里没人管。陈松年赶去一看,果然有五六百本书,大喜之余,他联想到村里的孩子们,觉得那才是真正需要读书的人。陈松年认为,给村里的孩子们找个看书的地方,省得他们“打游戏机,瞎跑,浪费了读书的好时光”。

陈松年找到了村里同样退休在家的几个小学同学,把自己要办图书室的想法儿一说,大家一拍即合,地点就在陈氏宗祠的楼上。“那里的面积太小,只有10平方米左右,放了书,转身都难。”陈松年回忆,后来几经周折,图书室搬到了宗祠的对面。

现在图书室有了两层,面积加起来有100多平方米,书架上的自有图书超过7000本,加上从福州市少儿图书馆借来的,图书室有超过1.5万本书。“因为不断有人来捐书,图书馆的书也可以更换,实际数量不止这些。”陈松年说,“书的更新很重要,即使有十万本书,如果不更新,总有一天大家会看腻的。”每隔一段时间,陈松年就会把1000本图书装好,坐公交到城里更换1000本新书来。

最令陈松年感动的是家住鼓楼区的张丽珠,她也已退休在家多年,与儿子一起同住,得知陈松年在办图书室的消息后,用退休工资买了150本书,然后又自己当搬运工送到台屿来,“当时村里人知道她是来送书的,都自发地给她鼓掌,场面很让人感动。”陈松年回忆说。

六年多风雨无阻将图书室开办至今,陈松年觉得动力除了来自于张丽珠这样的捐助者,更多的是来自如饥似渴的孩子们。但一开始并不这么顺利,陈松年回忆,图书室刚开张时,他和伙伴们站在门口,见到闲逛的孩子,就劝他们“少玩一分钟,多读一本书”,或者介绍自己小时候读过的书给孩子们,或者告诉他们来了很多好看的书,把他们吸引到图书室来。为了能招来更多读书的孩子,陈松年还来到台屿小学,为四到六年级的学生办图书卡,老师也推荐学生来读书,期末陈松年还自掏腰包给借书最勤的学生发奖品……

和六年前相比,陈松年明显感到自己在衰老,年龄增长带来的忧虑逐渐在他心里挥之不去。“我70岁了,是这群人中最年轻的,陈益明和我同岁,但今年也来不了了,他去年有两次在图书室值班都昏倒了。”陈松年说。陈松年最近也开始在想,等有一天他们老得不能动了,谁来接力让这图书室办下去。

相关新闻
热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