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当面对赛车和车手哪个更重要的提问时,舒马赫的回答很官方——都重要!同样因为赛车的性能提升,维特尔也跑出第三的不错成绩。 不过,即使驾驶同一辆赛车,车手水平高下依然会影响冠亚军的归属。车手技术决定最终成败,最……
f1历史上首次六位车王齐聚一堂,最豪华阵容让车迷大呼过瘾。成为车王需要什么特质?让我们从各方面来进行比对,告诉你一个车王是怎样炼成的。
▲阿隆索整装待发
▲维特尔与技师做最后准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记者 周国强 摄
“帅富”却不高
有人戏称,f1围场是“高帅富”的聚集地。但这话对车手而言,却并不适用。
顶着全球最烧钱运动的光环,拿着运动员中平均最高的薪水,作为f1车手代表的这六位车王在“帅”和“富”两方面,已经被公认,但“高”却并非他们的特色。事实上,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车手,不高才是王道。
六人中,最高的是英国人巴顿。1.83米的身高在欧洲人中,属于普遍的高度。而其余五人,齐刷刷都在1.75米左右。尽管f1对于车手身高体重没有特别限制,但是狭小的驾驶舱决定了车手最佳高度,基本就在1.80米之内。太重的人会让油箱承载量下滑;太胖的人会因为坐不进驾驶舱而被替换;而太高?那只能订制了。红牛车队车手韦伯的车就是特制的,他的驾驶舱长度要比队友维特尔的长不少。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一点点的差距,让两人即使开的是同一款车型,维特尔的成绩要比韦伯好一点。
在f1,是车重要还是人重要?这个问题就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悬疑一样复杂。根据本赛季已经进行的两场正赛以及昨天进行的练习赛来看,赛车性能好坏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但车手水平高下,则是互相博弈的决定性因素。
昨天练习赛上,驾驶w03的舒马赫跑出当天最快速度。“这款车比前两年的都要快。”老车王言语之中,颇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当面对赛车和车手哪个更重要的提问时,舒马赫的回答很官方——都重要!同样因为赛车的性能提升,维特尔也跑出第三的不错成绩。
不过,即使驾驶同一辆赛车,车手水平高下依然会影响冠亚军的归属。车手技术决定最终成败,最好的例子出现在上一站f1。驾驶着竞争力不强的法拉利赛车,阿隆索乱中取胜,神奇夺冠。而以昨天练习赛成绩为例,六位车王除了同一队的“英国双顿”,其他四位车手都要比队友名次高。
六位车王,按照国籍分成四个国家——两位德国车手、两位英国车手、芬兰和西班牙各一人。
七冠王舒马赫和双冠王维特尔是典型的德国车手代表。身在汽车工业发达的德国,从小耳濡目染让德国车手在f1中占了最大比重——24名车手中,5人来自德国。德国人个性中的沉稳内敛,让他们在f1赛场上常常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
作为f1运动发祥地的英国,用“双盾”组合诠释英国老牌劲旅银箭内涵,无疑是最恰当的。从银石赛道起步,他们的背后是英国深厚的赛车文化所积淀出的内蕴。将前辈们英德对决的传统延续至今,巴顿和汉密尔顿无疑是对抗德国双雄最佳人选。
相比英国和德国,拥有世界冠军莱库宁和阿隆索的芬兰和西班牙虽然在f1历史上并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力,但在赛车运动中,这两个国家同样是不容小觑的车手盛产国。
有1/3的领土在北极圈内,芬兰的气候特征造就了芬兰人性格中的刚毅坚强,也因此,在赛车运动中,芬兰人更喜欢“自虐型”的拉力赛。面对逆境冷静应对,事故发生后依然淡定自若。这种处事不惊的态度,让芬兰车手几乎称霸wrc(世界汽车拉力赛)赛场。
如果说芬兰人是冰,那西班牙人更像火。和芬兰一样,能培养出阿隆索这样世界级车王的西班牙同样赛车运动发达——但他们更擅长两个轮子的!西班牙人个性中的一往无前的勇敢奔放,让他们偏爱飙速度的赛车运动,也帮助他们屡屡在比赛中获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