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 微博 | i| e | 360| w | 我想美容网 | 一起去留学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订阅本站
分享资讯网综合 → 用建筑聆听自然

用建筑聆听自然

www.zgfxnews.net 来源:搜狐 发布时间:2012-3-13 8:12:55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辞》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就好似一个小镇,为学生及教职员工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场所。建筑外部与内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内的相互联系,共同营造了一个以宜居为核心的美好氛围。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辞》 几天前,普利……

宁波历史博物馆是其独特建筑之一。不仅照片上看很震撼,置身其中更令人感动。博物馆已成为城市的坐标,存封着历史,也吸引着游人的到来。广阔的空间感,不论从外还是从内体验,都是非同寻常的。这座建筑将力量、实用及情感凝结在了一起。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辞》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就好似一个小镇,为学生及教职员工提供了一个栖息的场所。建筑外部与内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内的相互联系,共同营造了一个以宜居为核心的美好氛围。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审辞》

几天前,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有 “建筑领域诺贝尔奖”之誉、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建筑奖,第一次颁发给一位中国建筑师。

将近30年前,曾有位华裔建筑师也获得过普利兹克建筑奖,他就是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当我们来中国深入考察王澍的整体作品时,我们所见证的是一个建筑大师的作品,这一点毋庸置疑。我们一致决定将2012年的奖项颁发给王澍,就如我们曾经将此殊荣颁发给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说。

惊讶于王澍的建筑风格的,不只是这些建筑大师,普通人亦不例外。几年前就有人这样形容王澍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个外来者对象山校园的惊奇,一定是从大门开始的。象山校园的大门不是"门",而是"墙"。是没有围合的墙的自然延伸,墙身矮得经常让人有翻过去的冲动。但这是一堵砖砌的墙,那砖也不是普通的砖,而是从乡下拆房现场收上来的老砖。”

除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使用了超过700万件的旧砖弃瓦,曾经在威尼斯展出的王澍的建筑作品“瓦园”,也是靠来自拆房现场的旧砖弃瓦堆建而成的。

“通过利用回收材料,他向世人传达了谨慎使用资源和尊重传统与历史的信息……王澍的作品使用诸如屋顶瓦片和废弃墙砖等回收材料,仿佛勾勒出一幅构造多元质感丰富的拼贴画。”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评价王澍作品时说。

王澍则言:“循环建造是中国建筑的特点。一个是资源上的节约,另一方面,我们用很具体的形式继承了传统。我的校园一建造起来就有时间,带着50年甚至100年的时间。”

在象山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山脚下一弯流水,建筑顺着水势面山而建,随山体扭转迂回。每一个“合院”中,都利用石头基座等营造出地势落差。院落种着葱翠的树木和修竹,地面是古老的青砖。在有的院子里,面山的一面彻底打开,而在图书馆这处院落里,围合处会有一个缺口,种上棵树。王澍说:“等树长大,学生们会在树荫下看书。”

这种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建筑语言,一直与王澍的建筑作品相生相伴。

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开始践行自己的建筑哲学对环境的密切关注。如何让建筑自然地存在于“山”和“水”之间而不突出,是王澍设计这座图书馆的沉思背景。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2004年,这个设计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设计宁波博物馆时,王澍首先想到的也是山。他用了几周的时间思索与探究城市、村落、山谷、山脉、水流等。

“我们不是设计一个房子,而是要建造一个世界。”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执教的王澍经常对学生们鼓吹中国式建筑观念,即建筑和环境是一个整体,“我经常拿一张国画让学生看,有山,有水,有树,房子占一个不大的位置。人在整个自然世界里面是一块,而且是不大的一块,不会想到把房子做得很突出压倒自然。”

去年,王澍应邀赴美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做建筑学讲座,王澍将讲座的题目定为《聆听自然的准则》。

今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这样评价王澍的建筑作品:“王澍在为我们打开全新视野的同时,又引起了场景与回忆之间的共鸣。他的建筑独具匠心,能够唤起往昔,却又不直接使用历史的元素。”“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常人眼中,拆迁工地的旧砖弃瓦是建筑垃圾;王澍手中,从各地拆房现场收集的700万片旧砖弃瓦,成为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重要设计元素。这些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在校区的屋顶与墙面重生,聆听着自然的声息。

普利兹克建筑奖

普利兹克建筑奖于1979年创立,评审程序参照了诺贝尔奖,每年度授予一位作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像力和责任感,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作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由著名建筑大师、“摩天大厦之父”路易斯·沙利文设计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奖章上,镌刻着三个词“坚固、价值和愉悦”,源自两千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献给罗马奥古斯丁大帝的《十本建筑大集》中提出的建筑三原则:坚固、实用和美观,也代表着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价值取向。

代表着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建筑奖,今年的颁奖典礼将于5月25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普利兹克建筑奖首次移师中国,移师北京。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对中国乃至世界都非常重要,普利兹克奖旨在表彰卓越的建筑和诠释建筑带给生活品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城市环境方面。我们非常荣幸2012年的颁奖典礼能够在北京举行。”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说。

由于每届颁奖礼的地点都是在获奖者宣布前决定的,今年将是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奖礼历史上第三次巧合地在获奖者的国家举行。不仅如此,颁奖城市北京更是王澍的第二故乡王澍的母亲是北京人。在曾住过的北京的院子和胡同墙壁上,王澍留下了许多涂画。

与此同时,北京也有多位普利兹克建筑奖大师的作品著名华人建筑师,1983年的获奖者贝聿铭,在北京的作品包括香山饭店和中国银行总行;1999年的获奖者诺曼·福斯特,设计了首都机场t3航站楼;央视新办公大楼的设计,出自2000年获奖者雷姆·库哈斯;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则由2001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获奖者雅克·赫尔佐格和皮埃尔·德·梅隆设计而成。

汤姆士·普利兹克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

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亚历山大·阿拉维那

智利著名建筑师

王澍的作品是恒久的,超越了目前城市化的难题,他的作品保留了当地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展现了国际化设计。

斯蒂芬·布雷耶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当评委会将普利兹克建筑奖颁发给年轻的中国建筑师王澍,我们不仅要称赞他的设计达到了奖项所要求的高水准,同时也想传递一种乐观的认可与鼓励。

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

王澍的作品非常杰出,他的设计综合了雕塑性的力量以及当地文化的底蕴。他创新地使用了原始的材料和古老的符号,展现了极致的原创性和感染力。

尤哈尼·帕拉斯马

芬兰建筑师兼作家

王澍表现了现代建筑既根植于当地文化的底蕴,又能与传统元素相结合。他的设计融合了理性、功能性和结构性,展现了富有神秘和神化色彩的风格。

中国著名建筑师和教育家

王澍的作品扎根本土并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证明了中国的建筑不全是平庸的批量生产和张扬设计的复制。

相关新闻
热门转载